常州中小企业众多,民营经济发达,如何助力企业裂变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常州市坚持把推进企业上市作为打造发展新引擎、构筑发展新动力的关键举措,积极引导更多企业学习资本运作、实践资本运作,走上市融资、兼并重组等扩张之路,快速做强实力、做大规模。2017年,常州企业上市步伐明显加快,资本市场“常州板块”加速崛起。
今年以来,常州企业IPO过会已有15家,全市上市公司达54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30家,总数达125家。其中的亮点是:永安行成为全国共享单车第一股,碳元科技成为全国石墨烯第一股、雷利电机成为全国以出让方式取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第一股、天目湖景区成为江苏旅游第一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常州有坚守实业的优良传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常州提出,要一手抓重大项目建设,一手抓中小企业培育,保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质量兴市的战略定力,推动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充分融合、协同发展,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抢占发展制高点、迈向产业中高端。
实体经济是常州发展最重要的基础,特别是制造业门类齐全,在细分行业有着200多家的“隐形冠军”,常州要建设全国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打造“工业明星城市”升级版,就需要挖掘更多顶天立地的大企业。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着自主创新的独有“绝活”,再加上通过上市所募得的资金,企业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金光大道。
刚刚召开的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就做好明年重点工作提出,常州将继续瞄准上市,用好资本力量。常州明确,2018年将加快实施股改上市新政和三年行动计划,成立上市后备企业股权投资基金和上市公司产业并购基金,新增IPO企业10家以上、新三板挂牌企业30家以上,鼓励上市公司用好资本工具,开展兼并重组、收购研发机构,助推裂变式发展。
增创发展新优势,种好常州幸福树,根本是要壮大坚实的产业经济“根基”,其中就需要有一批掌握行业话语权的大企业。常州曾经创造了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苏南模式”,当前围绕新一轮十大产业链建设,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常州一批企业也在加快转型升级,相信插上金融资本的翅膀,一定会助力常州企业飞得更高。